近日,北京市民赵女士向媒体反映,其母亲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与同村村民续兴梅共同分得一块宅基地并合建房屋,但2010年拆迁时发现,房产竟被续兴梅通过非法手段变更至其名下。多年来,赵女士一家多次向村委会、镇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却遭遇“踢皮球”,至今未能讨回公道。
据赵女士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其母亲与同村村民续兴梅共同分得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的同一块宅基地,并合资建造了6间正房和1间厢房,两家各住3间,其母住东边3间,续兴梅住西边3间。1990年左右,赵女士一家因外出经商,遂将自家所属的3间正房及院落委托续兴梅照管。然而,2010年拆迁时,赵女士一家才惊悉,房屋产权早已被续兴梅私自变更至其名下。
赵女士提供的证据显示,续兴梅早在2002年2月28日就通过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瀛海派出所办理了虚假户口,非法占用了赵女士母亲的户籍地址;2004年7月28日,续兴梅又向瀛海镇政府土地管理科申请“扩建”准建证,借此侵占了赵女士母亲的宅基地。
“我母亲发现后,立刻找续兴梅理论,但她矢口否认,推说不知情。”赵女士表示,其母亲随后向村委会和瀛海镇政府反映,但相关部门互相推诿,未予处理。赵女士母亲也曾试图通过亲友及街坊四邻私下调解此事,但续兴梅始终回避,致使问题拖延至今。
多年来,赵女士和母亲多次向瀛海派出所、瀛海镇政府、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等部门投诉,要求他们出示当年的变更手续文件,但均未获得明确答复。“我们只想拿回属于自己的宅基地和房屋权益,但相关部门的不作为让我们维权无门。”赵女士无奈地说。
目前,赵女士一家仍在寻求法律途径维护权益。此事暴露出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基层部门监管缺位,有些公职人员更是涉嫌违法犯罪。希望相关部门能积极介入调查,还原事实真相,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相关证据材料:
- 我母亲续艳兴的户口本
- 村委会保存的1998年我母亲的户籍底票
- 续兴梅的户口本复印件
4、2004年瀛海镇土地管理科为续兴梅办理的“扩建”准建证

